《创业板指涨超4% 增量资金风格大变!反弹之际哪些板块获基金经理看好?》全文共计: 5128 字,请耐心阅读!
【创业板指涨超4% 增量资金风格大变!反弹之际哪些板块获基金经理看好?】3月3日,A股三大股指集体高开高走,创业板指涨超4%。目前,市场的风格极速切换,主要原因是市场增量资金的结构大切换。在科技类基金获利丰厚的背景下,一些爆款科技类型基金产品进行了申购限额,而另一些滞涨的蓝筹风格的基金却放开了大额申购限制。基金经理建议投资者可以淡化指数、注重结构,重点关注受短期影响不明显的科技、医药等景气度向上板块,要更关注中长期有业绩的个股。3月3日,A股三大股指集体高开高走,创业板指涨超4%。截止发稿,沪指涨1.32%,报3010.15点;深成指涨2.51%,报11667.13点;创业板指涨4.17%,报2224.87点。
目前,市场的风格极速切换,主要原因是市场增量资金的结构大切换。在科技类基金获利丰厚的背景下,一些爆款科技类型基金产品进行了申购限额,而另一些滞涨的蓝筹风格的基金却放开了大额申购限制。
基金经理指出,建议关注风格转换的可能,市场剧烈波动后,需要关注一些新的板块和方向。后续宏观政策对冲很可能将进一步加码,沿着这一思路主线,有利于经济托底政策方向的基建链、地产链等板块将受益。尽管政策对周期股带来的业绩弹性并不大,但有利于提振相关个股情绪。建议投资者可以淡化指数、注重结构,重点关注短期影响不明显的科技、医药等景气度向上板块,要更关注中长期有业绩的个股。
资金大变局 风格大切换确立?
受益于科技牛,近期科技类基金业绩大幅增长。从股票型ETF看,公募基金交易员收入,年初至今,科技类型ETF收益率处于绝对优势。
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涨幅前10的股票型ETF中,5G、半导体、人工智能等科技类型的ETF就占据了9席。其中5GETF的份额增加幅度高达98.40亿份,甚至超过了截至去年年底该基金总规模的76.77亿份。
从单日成交额来看,自2月24日至2月28日连续五个交易日,华夏5G ETF、华夏芯片ETF招商货币基金217004,、国泰半导广发内需增长基金,体50ETF三只科技类ETF的成交额均是全市场股票型ETF的前三位。
21世纪引述某大型公募基金人士的话称,“,现在市场上科技类产品太火了,确实应该有所调整。”
而许多此前“爆款”的主动型科技基金也对申购进行了限额。2月27日,广发基金一口气发布5只基金调整大额申购业务限额的公告。这5只基金分别是广发科技先锋混合、广发双擎升级混合、广发创新升级混合、广发小盘成长和广发多元新兴股票,自2月27日起均调整单日单账户申购、定投及转换转入的限额为1万元。
此外兴全基金旗下多只明星基金经理管理的产品发布限制大额申购的公告,包括由任相栋管理的兴全合泰混合2月28日起暂停接受1万元以上申购和转换转入,由谢治宇管理的兴全合润分级混合2月21日起暂停接受10万元以上申购、转换转入。
连广发基金自己也表示,从投资的角度看,受投资风格和市场容量的影响,基金也会有一个相对理想的规模,并不是钱越多越好。保持基金规模的相对稳定,同时限制资金大额进出带来的负面影响,对基金经理做好投资业绩也有帮助。
蓝筹风格基金开放申购限制
而与此相对应的是,部分白马蓝筹风格的基金却放开了大额申购。比如3月2日,银华基金公告,决定自2020年3月3日起恢复办理银华优势企业证券投资基金100万元以上的大额申购业务。
而该基金2019年年报前10大重仓股看,多为家电、白酒、基建、医药等传统蓝筹大白马风格。
21世纪经济报道引述华南一家大型公募机构基金经理的话表示,“基建、地产等行业的基本面出现大面积的反弹的可能性不大,主要是之前估值太低。另一原因是一些公募基金存在仓位要求,同时有一些窗口指导限制净卖出规模,基金经理担心会有赎回,于是为了控制净值回撤,不得不切换到一些前期估值较低,更具有防御效果的标的上。”
风格切换会延续吗?
那么风格切换到底会不会延续呢?目前市场分为两派。
乐观派:风格切换会展开
一派观点认为,风格切换行情会演绎下去。
国泰君安就表示,风格切换会展开,原因有三:
首先,国内企业复工有序展开,恢复疫前牛市基调不远,
其次,无论是与A股的其他风格相比,还是与全球的类似风格相比,A股科技在春节后的表现显著的强,相较之下以周期为代表的价值性价比凸显,
最后,在全球复苏延续的大前提下,我国基建及新基建的超预期概率提升,周期板块受益首当其冲。
而招商证券则认为,科技与非科技之间的估值差是风格切换的重要原因。
招商证券表示,科技板块短期涨幅巨大,电子、计算机、通信、传媒构成的成长板块估值处于2009年来的60%分位、2017年来80%分位,成长与非成长板块的估值比处于 2016上半年以来的最高点。
短线资金追随趋势,而长线资金发现价值,拉长001166基金净值查询今天,一点时间周期,估值的极端差距是一定会回归的。
部分买方人士表示,这一风格切换一方面来自于市场对低估值股票的配置,另一方面也和公私募机构参与调仓有关。
谨慎派:成长股仍是主线
也有机构认为,成长股仍然是主要的投资主线。
星石投资就表示,“周期股的短期反弹,更多是对复工预期升温和逆周期调节政策加码基建稳增长的反应。我们认为对周期股投资而言,传统基建更多是托底的作用,其空间有限,长期来看,新基建才是重要的发力方向。过去几次的重要会议都提到了新基建,新基建加码将给5G、云计算、工业互联网等产业链带来更多业绩支撑。”
兴业证券首席张忆东表示,等待“倒春寒”之后,科技股为矛,3、4月份是科技股优质公司更好的买入时点。
张忆东表示,短期优先推荐信息消费、智慧城市等,短期受益于稳就业、稳增长的政策红利,中期受益于爆发式信息化新消费需求的行业龙头,关注华为鲲鹏、HMS产业链共舞,以后后续5G商用步伐加速促进5G应用领域的发展。
中期,聚焦那些景气周期能够顺应中国制造2025001052基金今天净值查询,主线,新能源车产业链、5G产业链、半导体产业链、信息消费、精密制造、智慧城市为主导的新基建。
国金证券则表示,A股风格及行业配置方面,“新基建”将优于“老基建”,科技创新仍是当前配置的主线,国金证券建议投资者3月份A股可重点配置“5G及5G应用端、光伏、电网”等。
公募基金:看好科技+低估值复工链
广发基金表示,国内弱复工的判断正在被验证,2月份PMI创历史新低的背景下,流动性大概率延续宽松。流动性宽松仍然是未来一段时间最重要的宏观特征,行业配置建议科技成长+低估值复工链的配置思路。科技成长受益于科技上行周期、流动性宽松、再融资新规等,仍是中期的市场主线;以房地产和水泥为代表的低估值复工行业同样值得关注。
浦银安盛基金则建议关注风格转换的可能,市场剧烈波动后,需要关注一些新的板块和方向。后续宏观政策对冲很可能将进一步加码,沿着这一思路主线,有利于经济托底政策方向的基建链、地产链等板块将受益。尽管政策对周期股带来的业绩弹性并不大,但有利于提振相关个股情绪。建议投资者可以淡化指数、注重结构,重点关注短期影响不明显的科技、医药等景气度向上板块,要更关注中长期有业绩的个股。
农银汇理基金也建议投资者积极关注计算机、新能源、医药、电子和化妆品等板块的投资机会,此外,在线教育、远程办公、在线娱乐等云经济题材以及地产与建筑等低估值蓝筹,都值得中期逐步布局。
长城基金首席经济学家向威达表示,短期可逢低重点关注白酒食品饮料和医药医疗等消费龙头,以及地产、建材和汽车等周期股的阶段性机会。长期来看,继续建议投资者在市场震荡的过程中从战略的高度继续逢低重点关注科技股,特别是与5G相关的电子产业链、与特斯拉相关的新能源智能化汽车产业链和大数据云计算相关的计算机软硬件以及游戏传媒板块。
私募基金:A股已具备牛市三大要素
由于外围影响使得传说中的“黄金坑”再度来临?私募又怎么看呢?
在天和投资研究部副总监闫世文看来,驱动本轮反弹的主要逻辑是财政政策加码预期和货币政策宽松预期,外围市场大跌只会影响短期走势,不会改变上述逻辑。市场调下来反而带来“上车”机会,所以目前是“黄金坑”再现,建议重点关注:首先是受益财政政策加码带来的大基建投资机会,如建筑建材、高铁、特高压、民爆等;其次是受益货币政策宽松的投资机会,如有色等。
“目前A股市场已经具备牛市启动的三大要素:一是局势稳定,资金开始追逐风险资产;二是推动资金入市的制度设计日益完善;三是代表未来发展趋势的优秀企业不断涌现。我们认为2019年的上涨仅仅是一个起点,2020年将迎来全面的牛市行情。我们高度看好新能源、5G应用和半导体产业的投资机会。”榕树投资总经理翟敬勇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
成都君海投资总经理涂君则认为,目前市场具有很好的结构性机会。“具体投资方向上,相较于‘新领域的基建’,我们依然更加看好体量更大,确定性更强的‘旧基建’及房地产。”
3月2日,北京和聚投资发布了3月份策略报告。北京和聚投资认为,展望3月,政策导向、复产进程、流动性环境仍是影响A股市场的主要因素。在万众努力下,国内各地复工复产的节奏在明显加快。政策聚焦“六稳”,逆周期调节力度不断加强,就业、财政、货币、消费、基建等多维度的政策组合拳逐步落地。流动性环境依然宽松,对实体的信用支持政策纷纷落地,流动性有望更多进入实体经济。可以预期的是,国内经济活动有望加速恢复。
和聚投资指出,坚定投资于新经济。以科技为代表的新型基建是未来一段时期政策发力的重点,财政、地方政府、国有企业等部门会围绕科技基建积极开展工作。在线业态、信息与数据化等内生性的需求也将促进科技基建的发展。新经济领域目前很多子行业处在显著的景气上行阶段,是难得的投资窗口期。
而目前仍有一大批处于行业周期底部、估值历史底部的资产,估值非常有吸引力。很多传统周期性行业的生产活动停滞,短期经营受到冲击。但随着复工复产进程加快,生产将逐步恢复,经营数据边际将改善。可以把握以周期股和传统价值股为代表的估值修复机会,如电力、化工、中游制造等。
相关报道
美股狂涨 道指创11年最大涨幅 降息预期急剧升温!静待A股开盘
连续9天破万亿 外资重启扫货模式 会是“黄金坑2.0”?
美股刷出史上最大反弹 道指狂拉1300点!全球央行暗示联动 A股如何表现?
A股“惊魂一周” 中信称“小康牛”迎配置时机
A股“神反转”机构分歧加大:有人高喊“做多A股” 有人担忧“震荡市”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mctrader.com/shangshigongsi/254424.html
本站所有数据资料均来自第三方,仅作为用户获取信息,不构成投资建议,SMC股票学习网不为内容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