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股市行情

上市公司实控人等增持“缩水”忽悠了谁?

《上市公司实控人等增持“缩水”忽悠了谁?》全文共计: 1133 字,请耐心阅读!

  近期不少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大股东、高管人员出手增持自家股票。这本是好事,但小部分实控人话说得漂亮,实际增持寥寥。

  专家认为,这种增持“大缩水”情况不排除有特殊原因,但必须讲清楚理由,否则就有“忽悠式”增持的嫌疑。

  据记者不完全统计,8月份,共有63家上市公司披露实控人或控股股东、高管的增持计划,与增持行动相关的公告更是多达342个。他们增持股份的原因比较一致,大多是觉得自家公司股价太低,看好企业未来发展。

  比如,同和药业8月30日发布的增持计划公告称,基于对公司未来发展前景的信心及公司价值的认可,通过增持,达到维护中小投资者利益和资本市场稳定的目的。

  “在股价偏低时,实控人、大股东等出手用真金白银增持股份是好事情,透露的是管理者对公司发展的信心。”信诚资本基金经理杨仲华说。

  但如果只是把增持口号喊得高,披露的拟增持股票数额较大,而实际增持数额大幅缩水,试图以增持计划数额“迷惑”投资者,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比如,华铭智能8月3日披露增持完成公告,公司实控人、董事长张亮2月至今增持2万股,占总股本0.01%。这个数额和2月初披露的拟增持不超总股本2%的数额相差巨大。

  还有星源材质。其公司控股股东、实控人陈秀峰和陈良拟自今年2月份开始增持不高于公司总股本1%比例的股票。至8月8日披露完成增持公告,陈秀峰实际增持10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0.05%;陈良未增持。

  虽然不排除资金面紧张等特殊情况,但“如果实际增持比拟增持的少太多,甚至没增持的话,就有‘忽悠式’增持的嫌疑。”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说,监管层应加强问询,搞清楚具体情况。

  上述两家公司已经收到交易所发出的问询函,并分别作了回复。

  华铭智能称,增持较少的原因是资金受限,即,实控人受股票质押式回购新规影响,证券公司停止受理个人通过股票质押融资进行个人股票增持业务。

  星源材质则称,公司股价自3月以来基本处于计划增持价格范围外,还考虑到定期报告、业绩预告、筹划非公开发行股票等敏感期不能增持,所以一共只增持了10万股。

  加强监管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投资者也应加强鉴别能力。“要研究清楚公司基本面,从基本面选择有投资价值的上市公司,而不是擅长忽悠的企业。”杨德龙说。

  对于一些习惯炒作的公司,投资者更应注意。“习惯开‘空头支票’的实控人、大股东、高管人员,不尊重中小投资者的上市公司,实际上体现的是企业自身发展能力不足,这种公司总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杨仲华说。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mctrader.com/gushihangqing/240879.html
本站所有数据资料均来自第三方,仅作为用户获取信息,不构成投资建议,SMC股票学习网不为内容负责。

标签: 股本    上市公司实控人等增持“缩水”忽悠了谁?    情况    股东    实际    大股东    公司    数额